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9日表示,截至目前,我國已與30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23個自貿協定,自貿伙伴遍及五大洲,自貿區網絡不斷擴展深化。
他是在商務部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作出上述表述的。
何亞東表示,中國—馬爾代夫自貿協定已于今年1月1日生效實施。在貨物貿易方面,雙方最終實現零關稅的產品稅目數和進口額占比均超過95%。協定生效后,我國出口馬爾代夫的船舶、電氣設備等絕大部分工業品和蔬菜、水果等農產品獲益;馬爾代夫原產的絕大部分魚和水產品及堅果、木質裝飾品等對華出口也享受優惠待遇。在服務貿易方面,雙方進一步開放服務部門。在投資方面,相互給予對方國民待遇,鼓勵并有效保護雙向投資。
同時,中國—新加坡自貿協定進一步升級議定書已于2024年12月31日正式生效。市場準入方面,雙方以負面清單模式作出高水平服務投資開放承諾,整體開放彼此制造業市場,減少各服務業領域市場準入限制。規則方面,雙方在服務貿易、投資、電信服務等領域對標高標準經貿規則建立制度性安排,并進一步拓展數字經濟等新興領域合作。議定書的生效實施將不斷深化中新全方位高質量的前瞻性伙伴關系。
“服務貿易和投資負面清單,以及標準合作、數字經濟等新內容已成為我國新簽署自貿協定的‘標配’。下一步,商務部將繼續積極擴大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貿區網絡,持續高質量實施已生效自貿協定。”何亞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