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政府自上而下推動的轟轟烈烈的城市棚戶區改造運動正在經歷微妙的變化。作為這項工作在中央政府的牽頭部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以下簡稱“住建部”)已經將貨幣化補償推向棚戶區改造安置方式和路徑的前臺。
住建部已經要求地方政府,要逐步提高棚戶區改造過程中貨幣化補償安置的比例。所謂貨幣化補償安置,是指在拆遷住宅房屋中,拆遷人將應當用以安置的房屋按規定折算成安置款,由被拆遷人選購住宅房屋自行安置的方式。
國家開發銀行將成為除中央財政專項補貼資金、省級政府配套資金之外,城市棚戶區改造最主要的資金來源。而隨著貨幣補償安置比例的提高,由棚戶區改造而釋放出的購房需求,將對房地產市場形成政策托市的效用,存量巨大的二三線城市,將從中受益。
提高貨幣安置比例
“會已經開了,說法上總體看差別不大,但是,變化還是很重要的。”4月28日下午,一位地方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的官員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住建部牽頭在南寧、長春召開了全國棚改片區工作會,會議由住建部部長陳政高主持。
這位地方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官員所言的“變化”,主要發生在城市棚戶區改造安置方式上。他告訴記者,在這次會議之前,對于城市棚戶區改造安置,一直的官方提法是“補人頭”“補磚頭”并重,提高安置工作效率。
“補磚頭”和“補人頭”是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內部的工作術語。前者意指通過住房實物對拆遷戶進行安置;后者意指通過貨幣化的方式,對拆遷戶家庭直接進行補償,由拆遷戶家庭在持有貨幣補償的情況下,進入住房消費市場,通過購置住房解決安置問題。
他告訴記者,在這次會議上,“補磚頭”“補人頭”并重的提法已經改變。住建部部長陳政高特別向與會的地方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官員強調,要加大棚改貨幣化安置力度,提高貨幣化安置比例。“這在之前這個問題的表述當中,是沒有出現過的。”他說。
住建部一位官員向記者證實了上述情況。實際上,在這次會議上,陳政高還要求地方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在推進城市棚戶區改造過程當中,積極探索融資渠道,拓展資金來源。
記者了解到,在此次會議之前,部分地方政府已經開始提高城市棚戶區改造過程中貨幣化安置補償的比例。這些省份包括陜西、四川、湖南等省。陜西的貨幣安置補償戶,已從最初的比例不足3%提高到目前的34.9%;四川成都中心城區棚改居民選擇貨幣化安置比例,已從2012年的53%提高到去年的70%以上;湖南湘潭的棚改貨幣安置率則高達80%。
多位地方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的人士向記者證實,對于四川、陜西、湖南等地貨幣化補償提高比例的嘗試,住建部給予了認可。
國開行貸款入局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全國人大做《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要加大城鎮棚戶區和城鄉危房改造力度。今年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安排740萬套,其中棚戶區改造580萬套,增加110萬套,把城市危房改造納入棚改政策范圍。
與此同時,多位住建部內部人士還向記者證實,按照國務院確定的工作計劃,2017年前,要基本完成全國城市棚戶區改造的有關工作。在這樣的背景下,錢從哪里來,就成為了最大的問題。
從2011年~2014年底,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共安排中央補助資金7092億元。但是,如果要繼續加大貨幣化補償在城市棚戶區改造過程中的比例,僅有中央財政補貼和省級政府配套資金遠遠不夠。所以,國家開發銀行的貸款資金,終于入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