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
DZ50地質管檢測員檢測,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出明確信號,我國將降低電力價格,推進電價市場化改革,完善煤電價格聯動機制。以前的'市場煤計劃電’將成為'市場煤市場電’。
電價下調能減輕企業負擔,增強經濟發展動力;同時,政府在治理霧霾的壓力下,對燃煤電廠環保要求不斷提高,電力行業特別是此前作為我國電力結構主流的火電行業的利潤將被顯著壓縮。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甫一出爐,上網電價將于近期下調的消息便流傳開來。山東一家電廠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上網電價下調具體時間雖未定,但最大可能是年底,不會晚于明年1月份。這次下調幅度預計較大,全國平均或在0.03元/千瓦時。“電價下調也在意料之中,按煤電聯動觸發點,早已應下調電價。現在不光電價,連供熱價格也因煤價下跌影響而要作調整。電、熱價格下調,應是上網電價下調的前奏”。
當然,對于上網電價下調的幅度,也有不同的看法。某電力企業高管表示,國家層面為平衡各方利益,才作出下調電價的決定。具體下調幅度應視火電企業盈利情況及當地煤價而定。此次上網電價下調或與電力行業利潤豐厚有關。
由于煤炭價格'跌跌不休’,業內呼吁執行煤電聯動下調上網電價的聲音不斷,而本次中央工作經濟會議總算為此定了個調子。”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所教授林伯強對中國證券報記者坦言,只是今年火電價格調整有些滯后。
需要強調的是,鑒于我國能源供應結構和火電為主的發電結構不會發生實質性變化,電價下調可以減輕企業負擔,增強經濟發展動力。若以上網電價下調0.03元/千瓦時計算,全社會月均用電成本將減少逾100億元。電價下調的最大受益者將是第二產業。我國電力消費以第二產業為主,冶金、化工、有色金屬、建材四大高耗能產業電力消費量占比約為40%。
據
DZ50地質管檢測員
了解,新一輪煤電聯動方案在不久的將來也會公布。前幾個月,華能、國電等電力集團去國家發改委參與過多次會議討論,關于煤電聯動機制的討論稿已出,公布只是時間問題。“現在唯一確定的是,以后電價調整要參照中國電煤價格指數。”一位參與制定發改委煤電聯動機制的業內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據
DZ50地質管檢測員
介紹,中國電煤價格指數由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根據全國1600多個監測點的價格得出,具有權威性,使市場能清晰了解未來電價將要調整的方向和幅度,有利于發電企業和用電企業提前做好經營計劃。
中國電煤價格指數的出臺旨在便于政府宏觀調控,特別是完善煤電聯動機制。國務院2012年下發的《關于深化電煤市場化改革的指導意見》規定,繼續實施并不斷完善煤電價格聯動機制,當電煤價格波動幅度超過5%時,以年度為周期,相應調整上網電價,同時將電力企業消納煤價波動的比例由30%調整為10%”。
梳理國內近三年歷次電價下調情況不難發現,除今年4月電價下調與煤電價格聯動機制、減輕用電企業負擔有關,其余兩次均非煤電聯動所致。2014年9月燃煤發電上網電價下調0.0093元/千瓦時,原因系疏導脫硝、除塵、超低排放等環保電價的結構性矛盾;2013年9月燃煤發電上網電價下調0.009至0.025元/千瓦時,原因系解決可再生能源基金不足,彌補脫硝、除塵成本不足。
今年4月上網電價下調是執行去年的煤電聯動,今年以來煤炭價格持續下跌,給煤電聯動預留了空間,將在條件成熟后按程序調整電價。
完善煤電聯動機制的必要性凸顯,為我國以“壯士斷腕”般的決心推進供給側改革提供了更現實的依據。但此前作為我國電力結構主流的火電行業或將因此遭遇明顯的利潤損失。
DZ50地質管檢測員
分析,若上網電價下調0.03元/千瓦時,以2014年全國火力發電數據(42049億千瓦時)計算,以年為計算周期,則整個電力行業利潤縮減規模約為1263億元。
火電利潤降幅或堪比今年的煤炭行業。以前是'市場煤計劃電’,未來就是'市場煤市場電’,由供需決定電價。以后可能全國都要競價上網,現在很多燃煤電廠利用小時數都很低,以后電價將越來越低。
未來主要的電力交易模式:一種是直購電,再到電力交易所注冊;另一種是發電企業和用戶把供需情況掛牌到電力交易所,再通過競標方式撮合。
與此同時,不斷加強的環保要求也使發電企業加大支出,支付相應改造成本。12月2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2020年前對燃煤機組全面實施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使所有現役電廠每千瓦時平均煤耗低于310克、新建電廠平均煤耗低于300克,東、中部地區要提前至2017年和2018年達標。按此要求,以每千瓦超低排放改造造價100至150元/千瓦測算,全面推廣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后,預計全國超低排放改造成本約為952億至1429億元。